傘後第一個全港政治選舉結束,無論是泛民建制,都是有笑有淚、有甜有苦。而今次區選由提名期到現在曲終人散,可謂高潮一浪接一浪,除了說老掉牙的泛民要新舊交替外,筆者也有一些感想想與讀者分享:
最令筆者失望的人:陶傑
才子今屆力挺牛津法律系畢業、清洪徒弟兼十優港姐冠軍男友出戰黃大仙某選區。且不論其所謂「建制泛民之外的第三條路」究竟是乜東東,林先生看上來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環藍血人。香港雖然是以深圳河為界,但九成以上筆者認識的中環藍血人中,香港其實是以為多利亞港為界的。別說未去過慈雲山,連慈雲山在哪裏恐怕也不知道。當然凡事也有例外,但中環藍血人在慈雲山做地區工作?根據曹生常說的獨立學習思考,對不起,筆者實在懷疑。
每個人當然也可以有他的意見,曹生撐這位中環藍血人,也許有不足為外人道的理由。不過就在中環藍血人敗選之後,Po了一篇相信中環藍血人將來在政途會海闊天空,然後說道「我估我塊招牌都唔使拆啩?」,就有點既要做妓女,又要貞節牌坊的味道。雖然大部份香港人不及曹生聰明,但如果CCTVB那麼用心用那麼多Air time去攻擊中環藍血人該區的主要對手的時候,大概也沒有曹生想得那麼不濟吧!
最令筆者大惑不解的策略:不派人參選
其實區選未開始泛民已經輸咗,因為實行甚麼「精兵制」,只在比較有勝算的選區出選。老實說,後果也不如余若薇說得那麼好,否則不會放了這麼多資源在海怡東陳家洛都要輸。看看漁灣及黃埔東西:獨立人士更俾佢老婆話發咗癲的徐子見要人冇人要物冇物,一樣把Tree Gun連根拔起;青年新政兩位女將更是一勝一惜敗給鼠王芬。白鴿黨唔係成日話啲後生仔無出頭機會咩?就算用他們做爛頭卒也本死無大害吧?說不定還會偷雞成功,實在不知道那班泛民大佬們腦子想什麼?
最令筆者憤怒的選後言論:劉慧卿
劉慧卿說白鴿黨這次區選的成績其實並不遜色,還比未選前贏多一席!如果佔中這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型民主抗爭運動都只能贏攞多一席,大概風平浪靜時白鴿黨全軍覆沒都是雖敗猶榮了。
最令筆者摸不着頭腦的選民:北區、屯門及鉛水屋邨的選民
北區區民深受水貨客困擾,選民票投支持中港融合的禮義廉;屯門區區民反對在該區興建垃圾堆填區,選民票投支持屯門居民要承擔垃圾重擔的何君堯(同埋究竟樂翠選區仲有幾多鄉民,要支持鄕議會支持的候選人?):受鉛水影響的五個屋邨,其中四個選擇了拍心口說無事的禮義廉。有這些如此深明大義、既往不咎的市民,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房署要懲罰那些水喉匠及承建商?
最令筆者覺得弔詭的事:單議席單票制對比例代表制
無論什麼三份一否決權及比例代表制,在回歸前視為防止泛民「把持決策權」,想不到回歸後這反而成為泛民的本錢。這次全文選的區議會選舉,反而是建制派控制全部區議員在每一個區贏取過半議席。世間事每每弔詭如此,不能不教人相信冥冥中總有一位祂在主宰。
以上純屬筆者個人意見,並不存在指責其他人的成份,也歡迎賜教,如有雷同實屬巧合。
如果喜歡本網誌的文章,無論旅遊、體育、社會形態或電影,都請讀者關注此網誌或到以下連結給個讚吧!